制造業PMI回落:內部結構繼續優化 服務業信心增強
焦 點
外貿市場低位運行
受全球經濟持續放緩等因素影響,上個月外貿市場低位運行,價格指數有所回落。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為47.0%和46.9%,分別比9月下降1.2和0.2個百分點。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為50.4%和48.0%,分別比9月下降1.8和1.9個百分點,其中石油、鋼鐵、有色等行業相關價格指數相對較低。
生產保持擴張
上月制造業生產指數為50.8%,環比回落1.5個百分點,持續位于擴張區間。在調查的21個行業中,有13個行業的生產指數位于擴張區間,表明制造業多數行業生產有所增長。紡織服裝服飾、造紙印刷、化學纖維及橡膠塑料制品、專用設備、計算機通信設備等制造業生產指數位于55.0%以上較高景氣區間。從需求看,新訂單指數為49.6%,比9月下降0.9個百分點,市場需求有所減弱。
重點行業
均運行在景氣區間
從重點行業看,高技術制造業、裝備制造業和消費品行業PMI為51.4%、50.3%和50.8%,分別高于制造業總體2.1、1.0和1.5個百分點,均運行在景氣區間。制造業內部結構繼續優化,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持續顯現。此外,制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4.2%,雖環比回落0.2個百分點,但仍高于三季度均值。值得注意的是,從業人員指數為47.3%,比9月回升0.3個百分點。
服務業企業
發展信心增強
從非制造業方面看,上個月國內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2.8%,比9月回落0.9個百分點,非制造業繼續在擴張區間運行。上個月國內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1.4%,環比回落1.6個百分點,但業務活動預期指數達到60.3%,比9月回升1.0個百分點,升至高位景氣區間,其中鐵路運輸、航空運輸、郵政快遞、銀行、保險等行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位于65.0%以上,服務業企業對市場發展信心增強。
數據解讀
減稅降費紅利為“中國制造”再添新動力
據央視報道,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表示,從10月數據看,經濟增長的質量在提高,主要有兩個方面:第一是就業較好,雖然增速在回落,但是就業連續兩個月是回升的;第二是經濟結構的優化進一步顯現,從上個月指數看,先進技術的產業和高端裝備業是回升的。
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數據顯示,今年前三季度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超過1.78萬億元,其中新增減稅超過1.5萬億元,新增社保費降費2725億元。分行業來看,前三季度,各行業門類稅負水平,與上年同期相比,均實現不同程度的下降。比如,制造業新增減稅4738億元,占新增減稅總額的31.36%,行業稅負同比下降1.08個百分點。
稅務部門調查數據顯示,前三季度,45%的制造業納稅人將減稅降費紅利用于增加研發投入。稅務部門監測的10萬戶重點稅源企業前三季度研發費用同比增長19.3%,增幅較2018年全年提高3.4個百分點。
下一步,伴隨減稅降費的持續落地,還將有更多紅利向深度釋放。今年8月,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印發了《關于明確部分先進制造業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的公告》,部分先進制造業納稅人退稅門檻進一步降低。目前,各地稅務部門紛紛發力,推動政策落實落地,隨著一張張稅收收入退還書的開出,“中國制造”再添新動力。